总裁在做什么|林永强:连锁超市如何用好“大数据”
来源:
|
作者:guanmart
|
发布时间: 2014-08-29
|
9428 次浏览
|
分享到:
传统超市巨头的日子并不好过,冠业集团董事长林永强对于冠超市的未来似乎有点兴奋:“现在感觉越来越对,思路越来越清晰,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乐趣。”面对电商冲击,冠超市把平台电商的大数据优势和超市营销结合,完成新形势下的格局应对。
传统超市巨头的日子并不好过,冠业集团董事长林永强对于冠超市的未来似乎有点兴奋:“现在感觉越来越对,思路越来越清晰,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乐趣。”面对电商冲击,冠超市把平台电商的大数据优势和超市营销结合,完成新形势下的格局应对。

林永强
冠业集团董事长
平潭工商联副主席
福州市工商联执委
他说,今年他计划花三分一的时间去游历全球各地,当然这个游历是带着对集团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去行走的。外面的行走让他思维更广,眼界更开阔,也更有把握于打造集团的“未来超市”。
逆流而上
与沃尔玛、家乐福、新华都等零售业巨头当下“开源节流”的做法相比,冠超市这两年在大华南区的步伐有些快,去年10月龙岩紫金财富中心上杭店开业,今年2月签约龙岩万达项目,3月签约平潭万宝项目,5月签约入驻三明碧桂园。经过15年的发展,已经在福建和广西拥有21家门店,年销售量总额近20亿元,被业内评价为“福建零售业的一匹黑马”。
但林永强说,他是个求稳的人,总想扎实走好每一步。1999年,他的第一家冠超市在平潭市区开业,只有两三百平方米,但却是平潭当地第一家开架式销售超市。经过了5年的积淀,他的第二家分店才在闽清开业,营业面积达3000平方米。当时福建超市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,永辉、新华都、沃尔玛已经占据了福建的大部分市场,冠超市在福建的发展仍停留走二三线城市发展路线。而放眼西南片区,当地并没有强势的超市品牌,市场潜力很大,这有可能为冠超市带来新的增长力。于是他做出了“扎根广西”的部署。2009年成立广西事业部,正式入驻广西市场,拓展了十多家分店。
林永强说,冠超市最先的规模发展还是通过平价引得消费者口碑。不同的地域,经营模式也是因地制宜,比如平潭是个海岛,不利于叶菜生长,因此普通小贩没有渠道和规模优势,叶菜售价卖得很贵,而冠超市就能做到压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,这样的方式在上杭县或其他地方就不适用。
同样,贸易的价格战是互相博弈的过程,在规模尚小时如何获取更多成本优势呢?比如,对供应商合作方面采取不同于其他超市的方式,不收取高额进场费、陈列费、促管费等;与供应商抛“结算”优势,现金结算时间缩短,降低进货成本,就能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价格优惠给顾客。
刚从法国波尔多回来的他,日前已经计划购买法国酒庄,打通冠超市酒供应渠道,省去中间环节,降低成本,并能保证产品质量,提高超市的整体购物体验。
大数据下的应对
林永强第一次感觉到电商对零售业的冲击力,是在2012年的“双十一”。他说,这是一把双刃剑,对于传统零售业来说,是时候该醒醒了。
电商平台产品的优势之一是价格,超市怎么“拼”呢?仔细分析之后,林永强反而很淡定,互联网的优势可以为传统零售业所用。他的集团里成立了垂直电商部门,时常进行“脑力激荡”。
最简单的情况是做数据分析:大数据时代下,互联网终端数据更精准系统,冠超市团队定期追踪分析在淘宝上销量排名前十的产品(只要不是单独线上卖),如一包纸尿裤网上卖110元,我们把价格控制在110-115元以内,就仍有竞争力,大多数消费者会考虑网购物流费用,以及还要承担网购产品好坏的风险。
“这就是大数据时代带给我们的优势,能非常迅速地了解消费群体的需求变化,以及同类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动向,形成更精准的市场管理。”林永强说,以前为了获悉产品价格差,最原始的状态就是跑市场,甚至要记得住10多家卖场里一只牙膏的售价。
“冠超市现在对于电商平台的利用,主要还是增加渠道,起到引流消费者到门店的作用。”林永强说,比如仅上杭店的微信关注量已达1万人以上,这样就可以很有针对性地发送活动促销,或者是发微信红包、电子礼券等多种方式,达到将消费者线上群体转线下消费的目的。
“未来超市”改变购物体验
电商的冲击力下,林永强更能感觉到消费群体和消费习惯的改变:连锁超市以低价吸引顾客的传统优势已经不再,超市的主流消费群体将改变。由此,超市的定位和提供的服务都会改变。
“顾客是谁?是未来的80后、90后、00后……这些消费者听着什么歌曲长大,他们吃着什么东西长大,他们习惯于什么样的环境里购物,这是我们特别关注的,开发符合年轻消费群的商业形态是未来零售行业发展的重点之一,这也应该是未来超市的主导。”
“超市如果还只是一个完成商品交易的场所,那它肯定完了。”林永强说,未来超市的时代很快就会来临,按照他的看法,今后人们逛便利店,与其说是买东西,不如说是进入一个社区中心。除了免费WIFI、移动终端等新的智能体验外,还能在那里获取和生活相关的社区资讯以及便民服务。换言之,“未来超市”,应该变成一个社区的信息枢纽——人们在这里逗留、消费、娱乐、社交。休闲的味道远胜于买东西。
而这些改变已实实在在在地开始在冠超市里发生。他向团队开放式征集,让每个人列出“你在购物时希望得到改善的服务”,最后统计下来达到100多项,讨论确定15个能落地的项目,追加到可以完善的旧门店中,比如“台湾超快速十元洗剪吹”实现购物时花10元钱理发,“哺乳室”方便带婴儿购物的妈妈们,小朋友专属购物车,水果区免费现榨,免费榨油榨豆浆,自助打印机打印手机照片,购物休息区等。而对于新开的门店,则可以一应俱全。近期,人们在莆田帝宝新开张的冠超市里,就充分享受到不一样的购物体验。
面对零售业的挑战,林永强认为“未来超市”将掀起一波全新的消费颠覆:谁拥有体验式,谁形成复合业态,谁能通过多种品牌、多种业态的整合形成多种购物群体的整合,谁就能获得市场青睐,得到真正的发展。
对话
MSN记者:超市入行的经营门槛低,很多小超市很多年就始终处于同样规模的状况,为何您选择不断往外挑战呢?
林永强:几代人守着一家超市当个小老板,那肯定只是为了糊口饭吃。这种模式在国外会生活得挺好的,孙子的孙子还可能在经营爷爷留下来的咖啡店。但是,在国内这种竞争的氛围下,如果不想着发展不想着往外走的时候,一年、两年,店迟早会被替代的。
MSN记者:除了超市外,集团接下来发展的业态主要还有哪些?
林永强:社区便利店会是其中一种,随着生活节奏加快,城市的消费者更在意时间成本,能在短时间内买到性价比高的商品、获得更多的服务成为增强消费者粘性的关键。未来三年内,将大力发展连锁的生活便利店,计划开设200家,为市民带来24小时贴心服务,格局上还是会增加社区的休闲、娱乐功能,区别于当下的便利店。
此外,针对高端群体,打造精品化超市,最大的区别是在环境品质上,让消费者进到超市里完全感受不到是在购物,而是休闲。
MSN记者:目前您本身在管理上侧重点在哪里?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计划?
林永强:人在每一阶段专注研究的东西不一致。目前集团有专门的团队在运营,我只把握公司整体规划和方向。在团队培养上,我现在更多的会“放权”,激发整个团队的主动性。目前需要些跨界的复合型人才,比如懂电商又懂零售行业的。电商项目在招人时,我甚至要求年龄是90后,虽然经验不足,但活力无限,我会任由他们发挥,也允许他们犯错,做些新媒体时代下的策划。
林永强决定开超市时,还不到30岁,出乎人意料的是,他最初的这一举动缘于一个很“天真”的“红杯”情结:我喜欢雀巢送的红杯,如果开个超市,就能从供应商处得到很多的红杯子。这么多年下来,他每换一个办公室,总会放上一个最新款式的红杯。而且,在他的超市促销活动中,基本会配套很多比商品本身更精致的赠品,或许也能满足一部分像他这样“买椟还珠”的人。
在员工的评价里,这位老总外表看起来温和,但实际上有种自然的“不怒自威”。“员工都挺怕我的,因为我是个完美主义者,对细节要求严格,员工犯错我也会发脾气。”林永强深知这些,现在也在慢慢调整,能更亲和些,和员工打成一片。
对事对人要求严格,他对自己也是要求严格,他说每一家店都曾是“遗憾的作品”,只是为了下一家店可以更完美。